赋得柳条恒扑岸花气尽薰舟送沈子

春风浑似剪,花柳一时齐。不独藏鸦稳,兼令去鹢迷。

三眠初作絮,百和欲成泥。旖旎粘轻浪,颠狂扑大堤。

青丝愁绾折,红袖惜分携。灞岸云初起,薇垣日未西。

一枝从主赐,全树借卿栖。儤直星为柳,含香舌是鸡。

河阳妆面好,京兆黛眉低。莫以为郎薄,时时恋故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柳絮纷飞、花香四溢的河边送别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传递出离愁别绪。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前八句用拟人手法写春景:春风像剪刀般让花柳齐发,柳枝既能藏住乌鸦,又能迷惑远行的船只。柳树三度抽条开始飘絮,百花香气浓郁得仿佛要化作香泥。柔美的柳条轻拂水面,狂放的枝条拍打堤岸——这些动态描写既展现春天生机,也暗喻离别的纷乱心绪。

中间六句转入人情:用"青丝绾折"喻离别之愁,"红袖分携"写依依不舍。提到灞桥(古代著名送别地)和薇垣(官署),暗示送别地点。接着用"赐柳枝""栖全树"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后六句巧妙用典收尾:把值夜比作柳枝摇曳,把谏官比作报晓鸡鸣。用"河阳美人""京兆画眉"两个典故,表面写柳树婀娜如美人,实则安慰友人:虽然离别,但你的才华终会被赏识。最后点明主旨:不要以为离别就是薄情,我始终会怀念这片承载情谊的河岸。

全诗妙在将送别之情完全融入柳树意象:柳枝的摇摆像不舍的拉扯,柳絮的飘飞似离人的行踪,甚至把官场比作可栖息的柳树,既风雅又情深。通过柳树不同形态的刻画,把离别时又祝福又惆怅的复杂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