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山房十咏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
惟有老禅都不管,任它檐铎作何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然物外的老禅形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禅者与世俗的不同境界。

前两句写环境变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为清雅吟诵伴奏,季节从秋到冬不断更替。这里用"萧萧""清吟"等词营造出寂寥而雅致的氛围,暗示时光流逝的自然规律。

后两句笔锋一转:唯有老禅师对这一切毫不在意,任凭屋檐下的风铃发出任何声响。"都不管"三字尤为传神,既写出禅者的淡定,又暗含对世俗纷扰的超越。檐铎(风铃)在佛教中常象征警醒,但禅师连警醒之声都不执着,体现真正的禅境。

全诗妙在通过"风籁""季节""檐铎"这些动态意象,反衬出老禅静如止水的内心世界。诗人用看似随意的笔触,实则精心构建了"动中见静"的意境,传递出"不被外境所转"的禅理。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面对变幻无常的世界,保持内心安宁才是最高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