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旧时月色,照旧时窗户,懒觅窗前旧笙谱。
任春长春短,花落花开,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
无端新梦觉,记得分明,梦里华年竟如故。
一样好凉秋,一样伤心,又一样、云和不鼓。
何必要、还丹驻红颜,但蝴蝶飞飞,总忘迟暮。
任春长春短,花落花开,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
无端新梦觉,记得分明,梦里华年竟如故。
一样好凉秋,一样伤心,又一样、云和不鼓。
何必要、还丹驻红颜,但蝴蝶飞飞,总忘迟暮。
现代解析
这首《洞仙歌》以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为主题,用浅白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时光的重复与无情
诗人用"旧时月色""旧时窗户"等重复出现的"旧"字,像老照片一样定格过去的场景。窗前的乐谱懒得翻看,暗示对过往的疏离。春天无论长短,花儿不管开落,时光都像流水一样头也不回地走了——这种"留不住"的无力感,通过"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这样口语化的句子直击人心。
二、梦与现实的错位
"无端新梦觉"(突然从新梦中醒来)这句特别有生活感,就像我们突然被闹钟吵醒时的恍惚。梦里青春依旧鲜亮,醒来却发现"云和不鼓"(云和琴都不再弹奏),连伤心都和往年一模一样。这种"昨日重现"的错觉,道出了中年人共通的怅惘。
三、豁达的生存智慧
结尾两句是全诗亮点:何必追求长生不老(还丹驻红颜)?不如像蝴蝶一样活在当下,自然就会忘记衰老。这种"与其对抗时间,不如与时间和解"的态度,用"蝴蝶飞飞"这样生动的画面来表达,比直接说理更有感染力。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月色/窗户/蝴蝶"等日常事物作比喻,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写得可触可感;"一样...又一样..."的重复句式,像叹气一样传递出无奈;最后用蝴蝶意象轻巧转身,在伤感中留出一丝通透。就像我们看着老照片发呆时,突然被窗外飞过的蝴蝶吸引视线——这种情感的起承转合,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