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

裂麻已沮延龄相,抗疏能全陆贽生。
为国重轻关一语,谁云七载噤无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名臣阳城的故事,用四句话浓缩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时刻。

前两句用两个历史事件展现阳城的正直敢言:
1. "裂麻已沮延龄相":阳城当众撕毁任命奸臣裴延龄为宰相的诏书(唐代诏书写在麻纸上),成功阻止了这个任命。这个动作像现代人当众撕毁不公正的任命文件一样震撼。
2. "抗疏能全陆贽生":他上书皇帝为被贬的贤臣陆贽求情,最终救了陆贽一命。这就像今天有人冒险为蒙冤的同事伸张正义。

后两句是作者的评价:
3. "为国重轻关一语":说明有时候一句关键的话("一语")就能影响国家兴衰,阳城就是敢说这种话的人。
4. "谁云七载噤无声":反驳那些说阳城七年谏官任上不说话的人——不是不敢说,而是在等待最关键的时刻发声。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个"该沉默时沉默,该爆发时爆发"的智者形象。就像生活中有些人平时低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会突然挺身而出,这种反差特别有力量。诗人通过阳城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整天嚷嚷,而是在关键时刻敢于为正义拍案而起。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