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塘曲四章 其四

杜若洲边春月斜,陡塘桥外啼晓鸦。
桃根桃叶共归去,两岸水荭空自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暮色图,充满了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美感。

前两句写景:杜若(一种香草)丛生的洲渚边,春月斜挂天边;陡塘桥外传来清晨乌鸦的啼叫。这里用"春月斜"点明时间是拂晓前,月光与晨光交融的朦胧时刻,乌鸦的叫声更衬托出清晨的寂静。

后两句由景入情:借用"桃根桃叶"的典故(晋代王献之与爱妾桃叶的故事),暗示有人乘船离去。两岸的水荭(一种水草)空自开着花,仿佛在寂寞地等待。这里"空自花"三字最妙,既写水草无人欣赏的寂寞,也暗含送别者怅然若失的心情。

全诗妙在:
1. 用"斜月"、"晓鸦"、"空花"等意象营造出朦胧忧伤的意境
2. 通过"共归去"与"空自花"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情绪张力
3. 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把离别后的空虚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就像一幅水墨画,淡淡几笔就勾勒出江南春晓的景致,更画出人物心中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