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住此庵,不曾焚爇有为香。
终日示君君不见,更无余事可思量。

现代解析

这首《颂石头和尚草庵歌》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道出了深刻的禅理。

前两句"住此庵,不曾焚爇有为香"说的是住在草庵里的修行人,从不烧那些刻意准备的香火。这里的"有为香"暗指人们刻意追求的形式化修行,而真正的修行其实不需要这些外在形式。

后两句"终日示君君不见,更无余事可思量"最有意思。意思是说真理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向你展示,就像阳光空气一样自然存在,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当你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时,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需要刻意追求的了。

整首诗就像在说:真理不在远方,就在眼前;修行不必复杂,简单自然就好。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空气却很少注意它一样,最珍贵的东西往往就在最平常的生活中。诗人用草庵、焚香这些具体意象,把深奥的禅理说得特别接地气,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开悟不是要追求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是要学会看见本来就存在的东西。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