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居他乡的人在暮春时节的孤独与感慨,同时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首联"幽窗寂寂问音疏,牢落干戈且读书"写诗人独坐窗前,四周寂静无人来往。虽然外面战乱不断(干戈),但他只能通过读书来排遣寂寞。这里"牢落"一词既形容环境的冷清,也暗示内心的失落。
颔联"芳草王孙归未得,青春客子意何如"用芳草和王孙的典故,表达自己像古代贵族子弟一样有家难回。作为漂泊在外的年轻人(青春客子),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颈联"花残树底园收果,水落溪头人买鱼"转向写景:春花凋谢,树下开始结果;溪水退去,人们忙着买鱼。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暗含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为问纷纷当路者,飞腾还肯顾蟾蜍"最为犀利。诗人质问那些当权者(当路者):你们飞黄腾达时,可曾关心过像蟾蜍(比喻卑微之人)这样的普通人?这里既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对权贵漠视百姓的批评。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漂泊的愁绪与社会不公的批判巧妙结合。诗人用暮春景物烘托心境,最后以蟾蜍自比,既生动又饱含辛酸,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普通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