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道中

厉涉迷津七十翁,马蹄频濯障泥空。
遥看雁影偏怜客,谁问狼群尽避骢。
岭道云深晴复雨,沙川水急浪还风。
咨诹父老无他说,赋重民贫愿岁丰。

现代解析

这首诗《鲁阳道中》通过一位七旬老人的旅途见闻,生动展现了古代百姓生活的艰辛,同时暗含对社会的批判。全诗用通俗的画面和比喻传递深刻情感,我们可以分四个部分来理解:

1. 老人困境的生动写照
开头用"七十岁老人迷路在渡口,马匹反复涉水连挡泥的布都磨破了"这样具体的场景,立刻让读者看到一位疲惫旅人的形象。马具破损的细节暗示路途艰难,也隐喻老人一生坎坷。

2. 孤独与危险的旅途
"看见大雁更觉孤单,狼群都躲着我的老马"这两句很巧妙。大雁常象征思乡,反衬老人漂泊无依;而连野兽都避开老马,既写实(马太瘦弱)又暗指世道险恶,弱者反而"安全"的讽刺现实。

3. 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
"山路忽晴忽雨,河滩浪急风大"不仅是写景,更是用天气无常比喻人生际遇。就像老人面对的社会环境,随时可能遭遇变故,充满不确定性。

4. 百姓最朴实的愿望
结尾最打动人。老人询问乡亲们的生活状况,得到的回答没有大道理,只有最直白的期盼:"税太重,百姓穷,只求今年有个好收成"。这简单的心声道出了封建时代农民最根本的生存诉求。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一次普通旅途,折射出整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就像用一滴水映照太阳,我们通过这位老人的眼睛,看到了古代农民在重税和自然考验下的挣扎,以及他们卑微却坚韧的希望。诗中"雁影""狼群""晴雨""风浪"等意象都服务于此,既形象又富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