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五君咏》中的第三首,赞美了一位名叫陈平夫的人物。全诗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刻画了一个其貌不扬但精神高洁的文人形象。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陈平夫外貌平凡但气度不凡。"意气何卓荦"用夸张的手法,说他的精神气质超群出众。接着用两个对比的典故:他不屑于像齐国人那样靠吹竽(一种乐器)混饭吃,宁愿像未经雕琢的荆山玉石一样保持本真。这里暗含对世俗功利的不屑。
五六句写他的才华:诗歌能像古代匡衡一样让人听得入迷("解颐"指大笑时下巴松开),言谈能像汉代充宗一样让人折服。这两个历史典故的运用,让他的形象更丰满。
七八句用喝酒的豪迈来表现他的真性情:喝一次酒能劝饮百杯,像古代贤人那样能分清酒的好坏(暗喻他能分辨人事的清浊)。这里把饮酒和品人联系起来,很有趣味。
最后四句转向感慨:真正的古道(传统美德)现在很少有人认同了,纯正的声音也久已遥远。但陈平夫仍在努力追求美名,就像古代典籍中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下世风的不满,以及对陈平夫坚守本心的赞赏。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对比:外貌平凡与精神高贵的对比,世俗功利与本真性情的对比,以及古今风气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一个不随波逐流、有真才实学又豪爽率真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都服务于人物刻画,读来并不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