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词

摇棹若邪津,红妆映水新。
歌声何处起,愁杀采香人。
共入荷花去,隔花闻笑语。
击桨溅红裳,同来采莲女。
秋水滩滩碧,荷花渚渚香。
荡舟莫击楫,沙上有鸳鸯。
双双采莲女,各各有春心。
谁歌竹枝调,春心应更深。
朝朝采莲去,暮暮采莲归。
朝暮空相守,思郎心欲飞。
采莲复采莲,花尽恐伤藕。
拨棹出花去,女伴争前后。
舟中采莲女,岸上游冶子。
两意暂相窥,无由得双美。
妾欲向花语,花应对妾羞。
溪花与溪女,相妒几时休。

现代解析

这首《采莲词》像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用采莲女的日常场景,细腻地展现了少女们的情思与烦恼。

全诗以采莲活动为线索,通过几个鲜活的画面层层递进:
1. 开篇先描绘采莲场景——姑娘们划着船,红衣裳映着碧水,歌声从荷花深处飘来。但奇怪的是,这歌声反而让采莲人感到忧愁,暗示她们心中藏着心事。

2. 接着用动态描写:姑娘们嬉笑着穿梭在荷花间,船桨溅起水花打湿红裙。这里特别提醒"别用力划桨",因为沙滩上有成双的鸳鸯——这个细节巧妙透露了采莲女对爱情的向往。

3. 后续直接点明少女怀春的心思:她们天天采莲,心里却想着情郎。采莲时既怕摘光花朵伤到莲藕(暗喻怕错过良缘),又忍不住张望岸上少年。少男少女隔水相望却难以相守,就像溪边的花和姑娘,既互相映衬又带着微妙的嫉妒。

全诗最妙的是把劳动场景和青春情思完美融合。采莲既是日常劳作,又是情感寄托。诗人用"鸳鸯""竹枝调"等意象,把少女欲说还休的心事写得含蓄动人。最后"溪花与溪女相妒"的比喻,更是道破了青春特有的甜蜜烦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