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元日对雪二十韵

正旦存馀腊,同云比庆霄。
半明先应朔,万玉下崇朝。
入户方沾苇,侵盘恰点椒。
轻轻仍作片,密密故封条。
柳动俄为絮,梅新转学娇(秦韬玉雪诗萦丛自学小梅娇)。
放鸠同艳曳,映綵各招摇。
客至还披氅,樽开更索貂。
鸡须银画帖,燕合粉图绡。
漏泄春光甚,勾留朔气饶。
形盐妆富贵,市面笑虚嚣。
比屋袁安卧,弥天穆满谣。
衔枚谁入蔡,堕指独思辽。
占验因三白,忧愉判此宵。
追蝗过粪壤,积谷贱琼瑶。
有喜祥风至⑴,无心六律调。
披云斜景见,吹面薄寒消。
渐放松枝直,真如鹤毳飘。
青边烟起爨,润处麦生苗。
呈瑞思玄造,勤民荷帝尧。
赋诗惭郢唱,岁盏或堪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初一(元日)大雪纷飞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雪的多重魅力。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将雪比作"万玉"洒落人间,像柳絮轻盈飘舞,又似梅花般娇艳。雪中的生活场景也跃然纸上:客人披着厚氅来访,酒杯旁挂着貂皮取暖,银色的鸡形装饰和燕形图案在雪中格外醒目。

诗中巧妙对比了冬雪的凛冽与春意的萌动:一方面"朔气"(寒气)依然浓重,士兵们冻掉手指思念家乡;另一方面雪又预示着丰收,让麦苗得以滋润生长。诗人将这场雪视为天赐祥瑞,既赞美自然造化的神奇,又感念帝王勤政爱民。最后以自谦作结,表示自己的诗句虽不及古代名篇,但新年的酒杯或许能带来些许慰藉。

全诗通过雪这一意象,串联起自然美景、民俗生活、季节更替和家国情怀,在寒冷的冬日画面中透出温暖的生命力与对未来的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