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重臣张之洞的,用白话文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讲张之洞的政治功绩:他在军机处(纶扉)辅佐朝政,处理危机(应变多方)很有办法,得到光绪皇帝(先朝)的特殊信任,留下的功业永远不会被遗忘(万世殊功真不朽)。这里用"荷"字强调他承受皇恩,"特达"说明这份信任非同寻常。
下联表达学界痛惜:就像当年湖南大儒王先谦(长沙代指)去世让人痛心,现在又失去一位栋梁(弱一个)。整个知识界都在为他哭泣,更让人难过的是,这已经是短短三年内第二次遭遇这样的损失(可能指之前另一位重要人物去世)。"奇厄"这个词暗示这种人才凋零对国家是不寻常的灾难。
全联最打动人心的两点:
1. 用"不朽"对抗"永亡",形成强烈对比,既肯定逝者功绩永恒,又突出生者的巨大失落。
2. "三年奇厄竟重遭"这句特别有感染力,像普通人遭遇连串不幸时的感叹,让严肃的挽联有了真情实感。
写法上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结功绩,再用具体事例(皇帝赏识、学界反应)佐证,最后用时间线(三年两次)加深哀痛,层层递进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