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郭司业

元岁天斋里,新阳月令逢。
僧房联下榻,仙佩待鸣钟。
云会连枝比,宵分隐几慵。
同心成坐隔,回首是行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禅意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郭司业在寺院中相聚的闲适时光。

首联"元岁天斋里,新阳月令逢"点明时间地点:新年伊始,在寺院斋戒之所,恰逢新春时节。这里用"天斋"暗示寺院的神圣氛围,"新阳"则透露出春天的生机。

颔联"僧房联下榻,仙佩待鸣钟"写两人在僧房同住,等待寺院钟声响起。"仙佩"一词既指寺院钟声的神圣感,也暗喻友人高洁的品格。

颈联"云会连枝比,宵分隐几慵"用云朵相连比喻两人情谊深厚,夜深时分仍慵懒地倚着几案交谈,展现了知交相处的惬意自在。

尾联"同心成坐隔,回首是行踪"最有意境:虽然两人心意相通,但终究要分别;回望来时的足迹,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留恋,也暗含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全诗通过寺院钟声、云朵、几案等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真挚友情和淡泊心境。诗人将禅意与友情巧妙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却又温暖人心的情感。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