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邢台

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
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
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
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邢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感慨,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首联“郡斋西北有邢台,落日登临醉眼开”直接点明地点和时间——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邢台,醉眼朦胧中眺望远方。这里的“醉眼”既可能是真的喝了酒,也可能是被美景陶醉。

颔联“春树万家漳水上,白云千载太行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写景部分。诗人看到漳河两岸的万家灯火与春树交相辉映,千年的白云从太行山飘来。这两句用“万家”和“千载”形成时空对比,既有广阔的空间感,又有深远的历史感。

颈联“孤城自老风尘色,傲吏终惭岳牧才”转入抒情。诗人看着这座历经风霜的古城,联想到自己的仕途。他自称“傲吏”,暗含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又感叹自己终究比不上古代那些有治国之才的官员。

尾联“便觉旧游非浪迹,至今鸿雁蓟门回”是诗人的感悟。他意识到过去的游历并非漫无目的,就像鸿雁终会回到北方一样,人生也有其必然的轨迹。这里的“鸿雁”既是实景,也象征着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全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将眼前景、胸中情、历史感融为一体。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思考。特别是“春树万家”与“白云千载”的对比,既壮阔又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苍茫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