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寿王湛求方伯

九日登高外。
乍行厨、停杯昨夜,又成良会。
况有黄花缤纷吐,信宿秋香未改。
君莫笑、篮舆频载。
咫尺陶公衡宇近,记柴门、流水依然在。
归田去,尽潇洒。
明珰近结江南佩。
纵扁舟、一篙烟月,五湖虾菜。
但遣寻常清樽满,休惜长安酒债。
始信道、抽簪无碍。
快意黄金随手尽,惹风流、到处传湖海。
长生诀,问真宰。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写给朋友王湛求的祝寿之作,主题围绕"归隐田园的洒脱人生"展开,充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上阕以重阳节登高聚会开篇:
- 开篇写重阳节刚过,昨夜停杯未饮尽兴,今天又聚在一起。用"乍""又"二字表现聚会的随意自在。
- 特别提到盛开的菊花(黄花),说隔夜的秋香依然浓郁,暗示主人品格如菊花般高洁。
- "篮舆频载"指频繁乘坐竹轿出游,劝友人别笑话这种闲适生活。
- 用陶渊明(陶公)的典故,说朋友家就像陶渊明的草屋,门前流水依旧,归隐后尽显潇洒。

下阕进一步描写隐逸之乐:
- "明珰"指女子首饰,暗写携美同游。一叶扁舟载着烟月美景,在太湖(五湖)捞虾捕鱼,好不惬意。
- 劝友人只管畅饮,别在乎京城(长安)的酒债,说明辞官(抽簪)并无妨碍。
- "黄金随手尽"写豪爽性格,这种风流态度传遍江湖,展现真名士的气度。
- 结尾点题"长生诀",表面问寿诀窍,实则赞美友人懂得生活真谛。

全词亮点:
1. 用陶渊明典故赞美友人淡泊名利
2. "一篙烟月,五湖虾菜"等句画面感强,展现诗意生活
3. 语言洒脱,如"尽潇洒""随手尽"等词体现豪放性格
4. 最后"长生诀"的提问巧妙点明祝寿主题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是传递出一种人生观:真正的富贵不在官位金钱,而在心灵的自由。朋友辞官归隐后钓鱼喝酒、赏花游湖的生活,在作者眼中比做官更值得庆贺。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