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朋友时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写朋友身边一位叫"阿蘋"的歌姬很会唱苏轼的词,尤其擅长吟诵苏轼的《赤壁赋》这样的名篇。"大苏"指苏轼,"赤壁"指苏轼的名篇《赤壁赋》。这里用歌姬的才艺来衬托主人的高雅品味。
后两句是想象朋友离开后的生活:现在有这幅"临赋图"相伴,将来在东山隐居时,想必也会像谢安那样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临赋图"可能是一幅描绘文人雅集的画作,"东山"用东晋名士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暗示朋友将来也会过上这样悠闲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歌姬、画作等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表达了对朋友才情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语言清新自然,用典恰当,读来能感受到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谊。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