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山居图景,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隐逸之趣。
前两句写两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徐老把家安在海棠花丛中,王翁则在主簿峰的小庵里居住。这里用"巢"字形容住所,既显得随性自然,又带着鸟儿筑巢般的诗意,暗示他们像归隐的闲云野鹤。
后两句转向景物描写:冰雪中绽放的梅花("梅蘤"即梅花),破寒而开如同展露笑颜;绿树丛中却看不见黄柑果树。这里藏着巧妙对比——梅花在严寒中生机勃勃,而本该结果实的黄柑反而隐匿不见。诗人可能借此表达:有些美好需要静心发现(如冰雪中的梅),而表面该出现的事物(如结果之树)未必如期而至,暗含对自然规律的哲思。
全诗语言朴素,像随手记录的见闻,但通过"海棠巢""峰庵"等意象,把平凡生活写出仙气,传递出远离喧嚣、与自然共处的满足感。最后关于花与果的观察,又给这幅山居图添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禅意。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