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相思之苦
开头"一寸相思一寸笺"用尺子量相思的比喻很特别,说每份思念都化作一页信纸,纸上珍珠般的字迹是被泪水打湿的("泪珠穿")。让人仿佛看到女子一边写信一边落泪的画面。
2. 现实的阻碍
"侯门"指富贵人家,"仙洞"代表理想爱情,说虽然约好在黄昏相见,但豪门深院阻隔了相会,像凡人难登仙境。这里用"空守"二字特别心酸,说明等待是徒劳的。
3. 无奈的处境
用"厖(大狗)欲吠"形容周围充满威胁,用"鹊桥难填"说连喜鹊都搭不成相会的桥。这两个比喻既生动又沉重,表现出外界压力和希望破灭。
4. 纯洁的坚守
最后两句是全诗亮点:女子决定保持清白之身("玉洁冰清体"),把相守的愿望寄托在来世("并蒂莲"象征永不分离的爱情)。这种绝望中的坚持,反而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力量。
全诗用珍珠、锦帨、银桥等精美意象反衬悲伤,就像用金丝笼子关着受伤的鸟儿,华美的背景更突显了爱情的悲剧性。最打动人的是女子在绝望中依然保持尊严,把希望寄托在超越生死的地方,这种处理让哀伤有了升华的感觉。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