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一溪通四境,万岫绕层霄。
鸟翼舒华屋,鱼鳞棹短桡。
浪花机乍织,云叶匠新雕。
台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谯。
蟾蜍来作鉴,螮蝀引成桥。
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
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
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
景牵游目困,愁托酒肠销。
远吹流松韵,残阳渡柳桥。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一溪通四境,万岫绕层霄。
鸟翼舒华屋,鱼鳞棹短桡。
浪花机乍织,云叶匠新雕。
台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谯。
蟾蜍来作鉴,螮蝀引成桥。
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
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
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
景牵游目困,愁托酒肠销。
远吹流松韵,残阳渡柳桥。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登高消暑时的所见所感,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的交融。
开篇直接点明登楼赏景的惬意,"晴日登攀好"让人感受到登高望远的舒畅。接着用"一溪通四境,万岫绕层霄"勾勒出开阔的山水画卷,溪流蜿蜒,群山环绕,仿佛置身仙境。
中间部分用一连串精巧的比喻描绘景物:飞鸟掠过华美的屋檐像展开翅膀,鱼群游动如短桨划水;浪花像织布机织出的花纹,云朵如能工巧匠新雕刻的作品。这些比喻既形象又新颖,让寻常景物焕发诗意。
诗人还注意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楼台亭阁间点缀着美丽花卉,城墙与城楼敞开怀抱。雨后彩虹如桥,倒映水中的月亮像镜子,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多彩的夏日图景。
后半笔锋渐转,通过"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等句,在美景中融入人生感慨。鸿雁南飞、白鹭独立的画面,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暮色中的号角声、清冷的歌声,更添几分寂寥。
结尾处诗人借酒消愁,在松涛声和夕阳中感悟人生。最后提到陪伴像庾公这样的高士同游,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点明"消暑"不仅是身体的凉爽,更是心灵的放松。
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镜头,从远山近水到飞鸟游鱼,从白昼美景到暮色愁思,最后回归到心灵的宁静。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把夏日登高的体验写得既生动又富有深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微妙况味。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