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傍牡丹图

牡丹花畔鹤精神,飞并云林似倚人。
万里青霄不归去,洛阳能有几时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牡丹花旁站着一只气度不凡的仙鹤,它展翅飞向云间,却又像依恋着赏花人般徘徊不去。诗人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画面之美
前两句就像一幅工笔画:盛放的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旁边的仙鹤显得清雅脱俗。仙鹤飞向云林(指高空)的动态,与它"似倚人"的拟人化姿态形成有趣对比,让整个画面既飘逸又充满人情味。

2. 深层寓意
后两句笔锋一转,仙鹤明明可以翱翔万里,却留恋不去。诗人其实是用仙鹤比喻自己——就像仙鹤不该久留凡尘,有抱负的人也不该长期沉溺在洛阳的繁华中。牡丹虽美,但春天短暂,暗示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3. 人生启示
诗人通过"几时春"的反问,提醒我们:再美好的事物都有期限,不要为眼前享乐错失更高远的追求。就像职场中有人安于舒适区,而有人选择突破自我,诗中倡导的正是这种不贪恋安逸、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

全诗妙在将说理藏在生动的画面里,用仙鹤与牡丹的互动,自然引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毫无说教感。这种借物言志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容易接受,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