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万讱

家住云亭河水东,乱来门巷往还空。
避时犹拟寻秦洞,献赋虚怀谒汉宫。
松坞乍晴乌啄雪,桑林欲暮鸟呼风。
感君晏岁能相顾,尊酒谁知寂寞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中隐士的生活和心境,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家住云亭河水东,乱来门巷往还空"直接点明居住环境:住在河边云亭旁,但因战乱("乱来"),邻里往来都断绝了。一个"空"字既写实景萧条,也暗示内心孤寂。

颔联"避时犹拟寻秦洞,献赋虚怀谒汉宫"用两个典故表达矛盾心理:想学秦朝隐士躲进桃花源("秦洞"),又怀才不遇想为朝廷效力("谒汉宫")。"犹拟""虚怀"四字透露出进退两难的纠结。

颈联突然转入景物描写:"松坞乍晴乌啄雪,桑林欲暮鸟呼风"。雪后初晴,乌鸦啄食残雪;暮色将至,林间飞鸟唤风。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乌鸦啄雪、飞鸟呼风的动态,暗喻自己在乱世中艰难求存。

尾联"感君晏岁能相顾,尊酒谁知寂寞同"是诗眼:感激朋友年末("晏岁")还来探望,但举杯对饮时,只有彼此懂得这份乱世中的寂寞。"谁知"二字道尽知音难觅的感慨。

全诗以朴素语言构建了多重对比:宁静的隐居与动荡的时局,出世的愿望与入世的抱负,冬日萧索的景物与温暖的人情。最终落在"寂寞同"三字上,让读者看到乱世文人共同的孤独与坚守。诗中"乌啄雪""鸟呼风"等意象新颖生动,即使不懂典故也能感受到画面中的苍凉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