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正卿归隐东湖分题得钓石
苍岩郁峨峨,沧波靓涓涓。
水山蕴灵秀,人物储清妍。
步寻钓石处,抚迹心油然。
达固登岩廊,穷当处林泉。
未论磻溪高,尚友羊裘贤。
江海多风霾,洪涛政滔天。
抱怀砥柱姿,容默思自全。
嗜此水山嘉,盘遨送流年。
坐拂石上云,永啸清风前。
水山蕴灵秀,人物储清妍。
步寻钓石处,抚迹心油然。
达固登岩廊,穷当处林泉。
未论磻溪高,尚友羊裘贤。
江海多风霾,洪涛政滔天。
抱怀砥柱姿,容默思自全。
嗜此水山嘉,盘遨送流年。
坐拂石上云,永啸清风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湖边钓鱼石旁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诗中首先用"苍岩郁峨峨,沧波靓涓涓"描绘了东湖边的山石高耸、湖水清澈的美丽景色。山水孕育着灵气,也培养出品格高尚的人。当诗人走到钓鱼石旁,抚摸着前人的遗迹时,内心感慨万千。
诗人认为,人生有两种选择:得志时可以登上朝堂做官("达固登岩廊"),失意时则应该隐居山林("穷当处林泉")。他并不自比姜太公(磻溪钓鱼的典故)那样崇高,但希望能与严子陵(穿羊裘的隐士)这样的贤者为友。
面对动荡的时局("江海多风霾,洪涛政滔天"),诗人选择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守自己的节操,在沉默中保全自我。他沉醉于这山水之美,在此漫游度日。最后两句写他坐在石上拂云,在清风中长啸,展现出一个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
全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和隐士生活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纷争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诗中用典自然,意境清幽,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