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妇叹

凶年老弱难相保,归与妇谋谋不早。
啼饥满耳不忍闻,待得麦秋人已槁。
有辞欲说重酸辛,欲说未说眉再颦。
就令相视饥饿死,何当持汝归富人。
朝归富人夕得粟,数口尚堪同食粥。
愁容敛袂哽不言,稚子牵衣惊且哭。
答云至此奈若何,离别孰与性命多。
他年丰稔五谷熟,勿吝百金来相赎。

现代解析

《鬻妇叹》描绘了一幅饥荒年代普通人家的悲惨景象,展现了人们在极端困境下的无奈与痛苦。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在灾荒中挣扎的家庭,老弱病残难以自保,主人公不得不与妻子商讨生存之计。然而,他们发现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求生时机,周围到处都是饥饿的哭喊声,令人心碎。即便等到麦子成熟,饥民们早已饿得不成人形。

主人公心中满是辛酸,想要诉说却难以启齿,眉头紧锁。他深知,即使他们夫妻相视而亡,也无法改变命运的残酷。最终,他决定将妻子卖给富人,以换取一点粮食,让家中几口人勉强活下去。尽管心如刀割,但为了生存,他只能做出这个痛苦的决定。

妻子听到这个决定后,愁容满面,默默无语,年幼的孩子却不懂事,牵着她的衣角,惊恐地哭喊着。主人公只能无奈地安慰他们,说这是唯一的办法,离别总比饿死要好。他寄望于未来,希望有朝一日五谷丰收,能够用百金将妻子赎回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灾荒年代人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无奈选择,揭示了人性在极端困境下的挣扎与妥协。它不仅表达了主人公的辛酸与无奈,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令人动容。

陈棣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