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淮南别业号石田山房指韵求诗仍依次用
窈曲愚公谷,萦旋戴氏池。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展现了主人淡泊宁静的心境。我用通俗的语言为你解析其中的亮点:
1. 山水隐居图
开篇用"愚公谷""戴氏池"两个典故(分别代表隐士居所和文人雅趣),勾勒出山房的地理环境——这里有迂回的山谷、蜿蜒的池塘,暗示主人是位超脱世俗的雅士。
2. 生活情趣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像两个特写镜头:稻田里新收的稻谷,山岩上绽放的野花。一动一静间,既有农事的踏实,又有自然的野趣,体现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与诗意。
3. 心境写照
"户昼常闭/园春不窥"用夸张手法说白天都关门、春天也不逛花园,实际强调主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忘世变/付天知"则直白道出他不在乎外界变化,只求内心纯净。
4. 神奇自然
诗中藏着许多灵动的生命:"暗筱藏仙客"(竹林里仿佛有仙人)、"乔林叫窃脂"(高树上鸟鸣清脆),还有等待主人归来的猿猴飞鸟,让整个山居充满仙气与温情。
5. 地理意境
末段把淮河比作衣带,楚地山峦比作秀眉,又提到王维(摩诘)、杜牧(牧之)两位山水诗人,暗示这里的美景足以激发创作灵感。最后"空蕙帐/望归期"给人无限遐想,仿佛山房的一切都在等待主人归来。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山居写得仙气飘飘,通过稻谷、山花、鸟鸣这些日常景物,传递出"心远地自偏"的哲理。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与世无争的从容——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这片山水永远用最本真的模样接纳着追求宁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