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礼吉索香奁诗

偶叠香笺写丽人,讵堪持作镜湖春。
归囊莫带陈思赋,恐向中宵诵洛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文人随手用香笺(精美的信纸)画了幅美人图,却自嘲这东西哪配得上镜湖(象征高雅)的春天风景。后两句用了个典故:曹植(陈思王)写过《洛神赋》描绘梦中女神,诗人提醒自己回家可别带着这种描写美人的文章,怕半夜忍不住读起来会想入非非。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雅趣与自嘲:用"香笺画美人"展现文人雅兴,又用"镜湖春"对比显出自我调侃——我这随手涂鸦哪配得上大雅之堂?
2. 用典藏心思:借曹植苦恋洛神的故事,暗示自己画美人时可能也动了情思,但说得含蓄。
3. 幽默式克制:最后像对自己喊话:快把这"危险物品"收起来!把文人那种"心动又怕沉溺"的矛盾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就像现代人拍完美女照片又赶紧删掉,怕自己总盯着看一样,把文人面对美好事物时既欣赏又怕沉迷的心理写得特别生动。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