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花台与友人饮酒赏景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前两句写雨花台景色之美流传已久,自己直到年老才有机会登临。站在高处远眺,千里江山尽收眼底,初冬的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画面既壮阔又带着一丝寒意。
中间四句是情感转折。诗人看到历史遗迹,想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奸雄"如今都已长眠荒草之中,不禁感慨万千。但转念一想,与其沉溺于伤感,不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把酒言欢。"蕙兰"象征高洁的品格,暗示他们不是一般的酒肉朋友。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正因为意识到光阴飞逝,更要珍惜当下,开怀畅饮。这里的"酒户"不是指酒量,而是说要把心胸放宽,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
全诗通过壮丽的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怀,最终落脚到"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既有豪迈之气,又暗含哲理。诗人用"烟雨锁初寒"这样的意象,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生命短暂的叹息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