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亡妻昭平夫人的作品,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妻子早逝的悲痛与怀念。
首联用"多病芙蓉"比喻体弱多病的妻子,"易白头"暗示她过早衰老离世。"先姑逮事苦晨羞"写妻子生前侍奉婆婆的辛苦,连早饭都难以准备,展现她贤惠却艰辛的一生。
颔联"犹能四十非朝槿"说妻子活到四十岁已比朝开暮落的木槿花长久,但"未是东西作御沟"又感叹她终究没能像御沟流水那样长久相伴。这里用自然景物对比,突出生命短暂与思念绵长。
颈联具体回忆:妻子生前为子女操心("忧犬子"),像布谷鸟哺育幼雏般辛苦养育孩子("累尸鸠")。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看到一个操劳的母亲形象。
尾联最令人心碎:人到中年已失去三位贤惠的妻子("三徐淑"),如今所有离别之痛("别鹄离鸾")都化作坟头一抔土("总一丘")。用"徐淑"(东汉贤妻典范)作比,更显失去爱妻的痛惜。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通过木槿花、布谷鸟等寻常意象,结合准备早饭、养育子女等生活片段,让读者感受到平凡夫妻间的深情。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质朴无华却刻骨铭心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