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寺

麦云芟尽草青青,白叟黄童喜送迎。
海宇有生皆乐怿,遐荒无地不升平。
水明山秀闻莺语,云淡风轻信马行。
山下高人留客醉,旋挑竹笋煮鱼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轻松愉悦的情感。

1. 丰收与欢乐:
- 开头两句写麦田收割完毕,草地青翠,老人和孩童都欢喜地迎接客人。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农村丰收后的喜悦氛围,老人和孩子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淳朴的民风。

2. 太平盛世:
- 三四句说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连偏远地区也一片祥和。这里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海宇”“遐荒”这样广阔的空间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普遍的幸福感。

3. 自然之美:
- 五六句转向自然风光:清澈的水,秀丽的山,莺鸟啼鸣,云淡风轻,骑马信步。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动态的山水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美好。

4. 人情之暖:
- 最后两句写山下的隐士热情留客,现挖竹笋煮鱼羹招待。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用“旋挑”(现挑)和“煮鱼羹”这样具体的动作,表现出主人的好客和生活的惬意。

整体魅力:
全诗没有生僻字,也没有复杂修辞,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一幅水墨画。通过麦田、孩童、山水、莺啼、炊烟等日常元素,传递出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理想。最难得的是,诗中那种满足感不是刻意说出来的,而是藏在“喜送迎”“闻莺语”“留客醉”这些生活片段里,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