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志仁宪副之山东

歇马长安坐晓凉,忆君曾接旧鹓行。
北来宫殿千门月,东去关山满路霜。
柳氏家传唐训法,班生世有汉文章。
竹林花径经年别,应向春宵梦玉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杨志仁去山东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开头两句写作者在长安清晨纳凉休息时,想起了曾经和杨志仁一起共事的时光。"歇马"暗示旅途劳顿后的短暂休憩,"鹓行"指同僚行列,透露出两人曾是同事关系。

中间四句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旅程:从北方来的月光照耀着宫殿千门,往东去的路上铺满寒霜。这里用"千门月"和"满路霜"的意象,既点明了离别时节(可能是秋冬之际),又暗含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接着称赞杨志仁家学渊源,像唐代柳氏家族那样传承着治国之道,又如汉代班固家族那样文采斐然。

最后两句表达深切的思念:我们像竹林七贤那样的知交已经分别很久,想必你也会在春夜里梦见我们一起在翰林院共事的时光吧。"玉堂"指翰林院,暗示两人都曾是有才学的官员。

全诗通过回忆往事、描写旅途、赞美家世、寄托思念四个层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与牵挂,又暗含对其仕途的祝福,情感真挚而不失典雅。诗中"千门月""满路霜"等意象生动,对仗工整,展现了明代官员诗歌既重情义又讲求艺术性的特点。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