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兄茂安秀野亭

山作屏风云作篱,岧峣亭子俯涟漪。
绝知此地风光好,直为主人心迹奇。
侧塞乱花红被径,檀栾高竹翠缘陂。
惠连自喜陪幽赏,判却归时倒接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主人的深厚情感。

首先,诗人用“山作屏风云作篱”来形容这个地方的环境,山就像天然的屏风,云则像是篱笆,形象地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外桃源。接着,“岧峣亭子俯涟漪”描绘了亭子高耸,俯瞰着水面的涟漪,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开阔感。

诗人进一步赞美这个地方风光绝佳,但更让他感叹的是主人的心境和品性。主人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这使得这个地方更加特别。这里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是因为主人的独特气质而显得更加迷人。

接下来,诗人用“侧塞乱花红被径,檀栾高竹翠缘陂”来描绘周围的景色。路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高耸的竹子沿着山坡生长,绿色与红色交织,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些自然景物不仅美丽,还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主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他感到非常荣幸能够陪伴主人一起欣赏这幽静的风景,甚至在归途中依然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以至于有些恍惚。这里的“倒接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归途中的陶醉和依依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