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观舞图

勤政楼前午朝罢,花萼楼头西日下。
沉香亭畔梧已秋,凝碧池中莲尚夏。
紫衣传宣诏九宫,宫中丽人脂粉红。
锦鸳綵凤炫晴日,娇莺乳燕随春风。
御厨捧敕陈华宴,错杂奇珍按时换。
擎来粲粲赤金盘,奉出纤纤青玉案。
分行判队众乐鸣,琵琶筚篥璚瑶筝。
月支小𡡉解汉唱,越江妮子能秦声。
何须三击花奴鼓,六律皆依板为主。
玉环指下节奏明,内中一人忙起舞。
软鞋尖帽高丽装,团花缠身金缕裳。
俏裁四幅裹腰窄,宽兜两袖拖肩长。
大垂小垂轻复举,左挺右挺风旋起。
蛱蝶争翻柳絮云,蜻蜓乱点桃花水。
一纵再纵势欲前,东欹西欹态欲偏。
香埃蹴步自掩冉,日光踏影相蹁跹。
唐家三郎倚花坐,欢极诸姨尽称贺。
渔阳鼙鼓动地来,歌舞花间忽惊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明皇)沉迷歌舞享乐的场景,暗含对盛世转衰的讽刺。全诗可分三部分:

1. 奢华的宫廷盛宴(前16句)
开篇用勤政楼、花萼楼等皇家建筑点明地点,通过"梧已秋""莲尚夏"暗示时间错乱,暗喻朝政荒废。接着描写宫女们盛装打扮,御厨端上金盘玉案的珍馐,乐师们演奏着各种乐器,甚至还有外国艺人表演。这里用"炫晴日""随春风"等明亮意象,突出歌舞升平的虚假繁荣。

2. 醉人的胡旋舞(中间12句)
重点描写舞者装束(高丽服装、金缕裳)和舞姿:用"大垂小垂""左挺右挺"写手臂动作,"蛱蝶""蜻蜓"比喻旋转的轻盈,"一纵再纵"表现跳跃的力度。最精彩的是"香埃蹴步自掩冉,日光踏影相蹁跹",让人仿佛看到舞者踏起的香尘与光影交织的动态美。

3. 乐极生悲的转折(最后4句)
当唐玄宗和杨贵妃姐妹沉醉歌舞时,突然插入"渔阳鼙鼓动地来"——这是安禄山叛变的战鼓声。前文所有华丽描写瞬间被"惊破",形成强烈反差,就像正在播放的音乐突然被掐断,留下无尽讽刺。

全诗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前面极尽奢华之能事,结尾突然转折,形成巨大落差
- 动态描写:舞蹈部分连续用20多个动词,画面感极强
- 隐喻讽刺:"西日下"暗示唐朝衰落,"莲尚夏"暗指不合时宜的享乐

这首诗告诉我们:再辉煌的盛世,沉溺享乐都会招致灾难。就像用最鲜艳的色彩画出一场美梦,最后用墨汁狠狠划破,让人惊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