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道观七星桧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
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
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
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中株丽琼坛,少日嬉其旁。
枿动手可撼,铁柱锁蛟猖。
今已剪不遗,彼蚩盗其香。
两株在东南,偃盖覆修廊。
攒枝细而密,叶聚如针芒。
拥挺析三本,纠结连肺肠。
龙也方出海,挟以子母将。
两株在西南,赤立肤无霜。
偃蹇捎殿角,督力示坚强。
龙也得云雾,攫鹜不复翔。
六子莫囚锁,帝招遣巫阳。
北株最怪异,不与群木行。
质幹尽屈铁,夭矫互低昂。
辨叶知乃树,寻柯惑其方。
众视兴怪叹,应接不得遑。
乍疑古蚩尤,蓄力抗轩黄。
拓臂运五兵,有徒实跳踉。
劲者弩脱栝,弯者弧方张。
横者夺槊舞,竖者操矛锵。
何乃大新,廉脊如斧螳。
怒虬拔山出,隐雾势腾骧。
理断一丝续,肤削流乳肪。
我语非强聒,细视乃知祥。
四桧皆左纽,玉晨远相望。
霁晴亦惨黯,昏黑常晶光。
仙真护诃久,山鬼凭藉长。
至今空翠表,剑佩时将将。
蜀庙青铜柏,涿郡羽葆桑。
图经俨封殖,况我桑梓乡。
入景星月夜,清唳彻虚皇。
移酒与桧饮,风露袭绡裳。
石田写东树,高词振琳琅。
遗墨付好事,烟姿涨云房。
我诗费摹写,传之起诪张。
录诗冠巨图,尚与桧作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道观中七棵古老桧树的奇特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生命力。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这些古树仿佛有了灵魂和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开头介绍道观环境和高耸入云的桧树,说明这些树是从南朝萧梁时期就种下的,历史悠久。

2. 详细描写七棵桧树的不同形态:
- 东边那棵高大苍老,在宋朝庆历年间补种过
- 中间那棵曾经被诗人小时候摇晃过树枝,现在已被砍掉
- 东南两棵枝叶茂密像针尖,树干分叉像纠结的肠子
- 西南两棵没有树皮,光秃秃的却很顽强
- 最奇特的是北边那棵,树干扭曲像铁铸的,树枝像各种兵器(弩箭、长矛等),仿佛古代战神蚩尤的化身

3. 诗人赋予这些树神话色彩:
- 说它们像被困住的龙,等待天帝解救
- 树皮纹理像流动的脂肪,树形像腾云驾雾的龙
- 认为这些树受到神仙保护,连山鬼都依附其上

4. 最后诗人表达对这些神木的敬仰:
- 把它们和四川的青铜柏、河北的神桑相提并论
- 在星光下与树共饮,感受清风露水
- 为这些树写诗作画,希望流传后世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普通树木写得活灵活现,每棵树都有独特"性格"
2. 运用大量战争和神话比喻,让静态的树木充满动感
3. 展现了中国人"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
4. 表达了人对古老事物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诗意想象

读这首诗就像在看一部关于古树的奇幻纪录片,那些扭曲的枝干在诗人笔下变成了神话战场,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古树蕴含的生命力和历史沧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