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六十八

商飙忽在序,候虫凄以鸣。
岁律念向晚,崦嵫逼于征。
已叹日月疾,但觉须鬓狞。
搔首欲何为,松篁助秋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来临时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秋风突然吹来,秋虫发出凄凉的鸣叫,一下子把读者带入深秋的氛围中。"商飙"指秋风,"候虫"是随季节出现的昆虫,这两个词生动地勾勒出秋天的典型特征。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叹:一年又快到头,太阳渐渐西沉("崦嵫"是传说中日落之处)。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照镜子发现胡须和鬓发都变得凌乱花白。这里用"狞"字形容须发,既写实又传神,让人感受到岁月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

最后两句写诗人挠着头思考人生,这时风吹过松树竹林,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为秋天的到来伴奏。这个结尾很巧妙,把内心的惆怅和自然的声响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秋风、虫鸣、落日、白发等意象,表达了人到中年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受。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忧愁",而是让景物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特别是最后用松竹的秋声作结,既点题又耐人寻味,展现出宋代文人诗含蓄深远的艺术特色。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