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陈处士咏雪歌
颍川处士情高古,闲卧烟霞向南浦。
忘却箪瓢陋巷贫,耽嗜琴书醉歌舞。
昨日西风生凛冽,江天惨惨阴云结。
云色苍黄千里同,晚来旋旋飞轻雪。
寒条黏缀生梨花,梅飘絮荡相交加。
危楼粉饰轩窗冷,横桥玉碾栏干斜。
高人啸傲吟情动,醉拾江毫呵晓冻。
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笺灵怪如麟凤。
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
殿开咏雪六十字,水晶盘中明月珠。
字字累累可编贯,句句绵绵意不断。
恨无瑛琼奉报酬,胜得美人锦绣段。
君不闻吾皇在上致太平,地不藏珍天降灵。
时闻刺吏奏河清,又报诸侯贺景星。
君心幸有经纶术,休向江湖隐声迹。
云眠雪啸意虽高,争似金銮(四库本作门)侍赭袍。
不民虹纶十二犗,明月为钩钓臣鳌。
忘却箪瓢陋巷贫,耽嗜琴书醉歌舞。
昨日西风生凛冽,江天惨惨阴云结。
云色苍黄千里同,晚来旋旋飞轻雪。
寒条黏缀生梨花,梅飘絮荡相交加。
危楼粉饰轩窗冷,横桥玉碾栏干斜。
高人啸傲吟情动,醉拾江毫呵晓冻。
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笺灵怪如麟凤。
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
殿开咏雪六十字,水晶盘中明月珠。
字字累累可编贯,句句绵绵意不断。
恨无瑛琼奉报酬,胜得美人锦绣段。
君不闻吾皇在上致太平,地不藏珍天降灵。
时闻刺吏奏河清,又报诸侯贺景星。
君心幸有经纶术,休向江湖隐声迹。
云眠雪啸意虽高,争似金銮(四库本作门)侍赭袍。
不民虹纶十二犗,明月为钩钓臣鳌。
现代解析
这首《酬陈处士咏雪歌》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酬答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人物形象:一位潇洒隐士的日常
开篇用"情高古"三字就勾勒出陈处士的形象——这是位住在颍川(今河南)的隐士,过着清贫但风雅的生活。他虽然住着简陋的房子(箪瓢陋巷),却沉迷琴棋书画,甚至在下雪天还能兴致勃勃地写诗。诗人用"醉歌舞""啸傲"这些动作描写,活画出一个不拘小节、纵情山水的文人形象。
2. 雪景描写:动态的电影镜头
诗中描写雪景的手法非常生动:先用"西风凛冽""阴云结"营造压抑氛围,接着雪花像被风吹着打转(旋旋飞轻雪)。最精彩的是"寒条黏缀生梨花"这句——光秃的树枝沾满雪花,就像突然开满了梨花,这种比喻现在读来依然新鲜。后文用"粉饰""玉碾"形容积雪覆盖楼阁桥梁,就像给建筑裹上了白玉外衣。
3. 深层含义:温柔的劝仕诗
表面是赞美朋友咏雪诗的文采(把诗句比作水晶盘里的珍珠),实则委婉劝他出山做官。诗人用"吾皇致太平""天降祥瑞"等句子暗示现在政治清明,最后直接说:你虽有隐居的雅兴(云眠雪啸),但何不穿上官服(赭袍)为朝廷效力呢?这种劝说不带说教味,反而像朋友间的打趣,用"拿明月当鱼钩去钓巨鳌"这样的浪漫比喻收尾,显得情真意切。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动画:前半段看隐士在雪中饮酒作诗,后半段听诗人娓娓劝说,既有"梅飘絮荡"的自然之美,又有"明月为钩"的奇思妙想,在赞美隐逸生活时又不失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展现了古代文人"进退之间"的典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