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起坐(辛丑、壬寅(光绪二十七~八年、一九0一~0二))
一夜西风送凉雨,洗尽炎荒三伏暑。
带来秋信虫先知,唧唧灯前悲自语。
披衣起坐四更时,清气似疑天付与。
不少时人尚梦中,静听邻钟撞数杵。
带来秋信虫先知,唧唧灯前悲自语。
披衣起坐四更时,清气似疑天付与。
不少时人尚梦中,静听邻钟撞数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一夜西风送凉雨”,说的是秋天的凉风和雨水带来了清爽,赶走了夏天的炎热。这种自然的变化让诗人感到舒适,也象征着季节的交替。
接着,诗人写到“带来秋信虫先知”,意思是秋天的气息刚刚到来,虫子们就已经察觉到了,它们在灯前发出“唧唧”的声音,好像在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这里,诗人通过虫子的鸣叫,暗示了秋天带来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然后,诗人“披衣起坐四更时”,在深夜四更时分,他披上衣服坐了起来。这个动作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似乎有什么心事让他无法入睡。他感受到“清气似疑天付与”,觉得这清冷的空气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给人一种宁静而超凡的感觉。
最后,诗人提到“不少时人尚梦中”,意思是很多人还在梦中沉睡,而他已经醒来,静静地听着邻家的钟声“撞数杵”。钟声的悠长和重复,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秋夜的凉风、虫鸣、钟声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沉思。诗中没有夸张的修辞,却通过平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让人在宁静的秋夜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