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首 其四 用韦庄《浣花词》韵(一九四四年冬时北平沦陷已七年之久)

重拨心灰字已残,思君凭遍旧栏杆,有情争信锦盟寒。
尺素裁成无可寄,双鸳织就与谁看,惟将别泪祝平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于1944年沦陷时期的北平,字里行间浸透着深沉的思念与无奈。

上阕以"重拨心灰"开篇,像极了反复拨弄将熄的炭火,暗示作者内心希望与绝望的反复挣扎。"字已残"三字尤为传神,既指信纸上的字迹模糊,也暗喻七年沦陷时光对记忆的磨损。凭栏远望这个经典动作,在这里承载着望穿秋水的思念,而"锦盟寒"的比喻更凸显了誓约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力感。

下阕的"尺素"(信纸)和"双鸳"(绣品)两个意象特别动人。明明精心准备了书信和信物,却面临无人可寄、无人共赏的窘境,这种"准备好了却无处投递"的失落感,比直接写思念更让人揪心。最后的"祝平安"看似平常,实则是含着眼泪的祈祷,在战乱年代里,这简单的三个字包含着最沉重的牵挂。

全词最妙的是通篇没提战争,却通过"信写好了寄不出去""绣好了没人看"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情感的摧残。就像我们今天发不出去的微信、拨不通的视频电话,这种"失联"的痛苦穿越时空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