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添衣欲出门,日色骤晴煦。
濛濛北原上,春气零若雨。
斜穿松栎径,百鸟头上语。
草花三两种,曲折碍芒屦。
前渡浅水滩,牵衣待俦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春日出门散步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情趣和生活气息。

开篇"添衣欲出门"用日常穿衣的动作,暗示初春天气微凉,为后文埋下伏笔。随后"日色骤晴煦"突然转折,阳光变得温暖明亮,这种天气的突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善变与活力。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原野的景象:远处北方的原野笼罩在薄雾中,春天的气息像细雨般飘散。诗人穿过松树和栎树的小路时,头顶传来各种鸟儿的鸣叫声。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濛濛雾气)、触觉(春气)、听觉(鸟语)等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四句转向地面细节:零星开放的野花、扎脚的草茎,以及需要同伴帮忙才能渡过的浅滩。这些细节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透露出野外行走的真实体验。"牵衣待俦侣"这个动作尤其生动,既表现了互助的温情,又暗示了春游的乐趣在于结伴同行。

全诗没有使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精准的细节,将春日散步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诗人像一位细心的导游,带领读者感受春天的气息、声音和触感,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特别是对"走路"这件事的细致描写,从穿衣准备到路上遇到的各种小障碍,让整首诗充满生活实感,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