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其美联

公为革命中坚,杀身成仁,又继沪地海珠,洒热血一腔,争光民国;
我本无名下走,转战不死,遂从蜀江楚水,挟怒潮十丈,来哭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革命烈士陈其美的作品,情感炽烈,充满英雄气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上联(前两句)用"革命中坚""杀身成仁"直接点明陈其美的革命者身份和壮烈牺牲。特别提到"沪地海珠"(上海)这个具体地点,用"洒热血一腔"这样具象化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鲜血染红大地的场景,强调烈士用生命为民国争光。

下联(后两句)从作者自身经历切入,用"转战不死"的亲身经历与烈士形成对照。"蜀江楚水"暗示作者转战四川湖北的革命历程,"怒潮十丈"既是实写江潮,更象征内心澎湃的悲愤之情。一个"哭"字直接宣泄悲痛,但前面用"挟"字带出排山倒海的气势,让哀思显得格外壮烈。

全篇最动人的是对比手法:烈士"杀身成仁"与作者"转战不死"形成生死对照;"洒热血"与"挟怒潮"构成红白两色的视觉冲击;"争光民国"的宏大叙事与"来哭先生"的个人情感相互映衬。这种强烈反差既突显了烈士的伟大,也让悼念之情更具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革命者之间生死与共的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