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皇帝陪同皇太后回到圆明园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亲情的赞美。
前两句"西巡弭节三旬返,南耤乘时千亩耕"交代了背景:皇帝结束为期一个月的西巡归来,正好赶上南方农田春耕的时节。这里既表现了皇帝关心农事,又暗示了时令的美好。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部分:"正喜熙春饶艳裔"写春天万物繁茂的生机;"得迎慈驭驻圆明"表达能陪伴母亲(皇太后)回到圆明园的喜悦;"朝烟已傍山村泮"描绘清晨山村炊烟袅袅的宁静画面;"宿雨应催苑卉荣"则写夜雨过后皇家园林中鲜花盛开的景象。这些句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温馨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今岁田功真庆幸,承欢圣母倍怡情"是情感的升华:既为今年农事顺利感到欣慰,更因能侍奉母亲而倍感欢欣。将国家大事与家庭温情巧妙结合,展现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和为人子的双重喜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描写春天的生机、农事的繁忙、园林的美景,最终落脚到母子亲情的温暖,让读者感受到太平盛世中皇室家庭的其乐融融。诗中"慈驭"、"承欢"等词虽出自宫廷用语,但表达的情感却与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相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