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山

蚤不逃秦帝,终然陷楚囚。
故园春草梦,旧国夕阳愁。
妾妇生何益,男儿死未休。
虎头山下路,挥泪忆虔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被俘者的视角,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和宁死不屈的气节。

前两句用"秦帝""楚囚"的典故,暗指主人公不愿屈服于强权却最终被俘的无奈处境。三四句用"春草梦""夕阳愁"的对比,展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梦里还是家乡生机勃勃的春天,醒来却只见残阳如血的亡国之景。

五六句掷地有声:苟且偷生的活着有什么意义?真正的男儿就算死也要坚守气节。最后两句回到现实场景,站在虎头山下,望着通往虔州(故乡)的路,只能含泪追忆。全诗最动人的就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那种"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骨气,至今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