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乐轩

托迹依农业,悠然惬隐情。
石田春雨足,茅舍午风轻。
莘野怀伊尹,南阳忆孔明。
寥寥千载下,谁复继芳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归隐田园的文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时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追慕之情。

前四句写的是隐居生活:诗人说自己过着农耕生活(托迹依农业),内心感到非常满足快乐(悠然惬隐情)。春雨滋润着石头围着的田地(石田春雨足),中午的微风轻轻吹过茅草屋(茅舍午风轻),展现出一幅恬淡自然的田园画卷。

后四句转向对古人的追思:诗人想到了在莘野耕种的伊尹(商朝名相,曾隐居务农),和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孔明)。最后感慨:千年之后(寥寥千载下),还有谁能继承这些贤人的美德和名声呢(谁复继芳声)?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朴实的农耕生活与古代贤人的隐居故事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悠远,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也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