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莺啼序 金华城下吊前开府朱公用吴梦窗韵

自来宝婺天险,控闽关粤户。
落帆近、八咏楼边,烟起乱山日暮。
正野乌、如啼似哭,哀声聒遍江头树。
叹荒凉满眼,古城冷云堆絮。
却忆前朝运尽,动地捲、暗尘征雾。
黑云都、铁骑临江,火荼千队红素。
倚长剑、天回紫电;
攒绣铠、霜明金缕。
压双溪,一片刀光,惊鸥泣鹭。
淮南开府。
百战归来,破家团一旅。
明月下、椎牛飨士,洒血婴城,炮激红珠,箭飞白雨。
梯冲舞合,蚍蜉援断,汤池铁嶂终何用,忽长鲸、蹴浪飞空渡。
兜鍪掷去,薪楼风捲朱殷,百口一时焦土。
而今城下,战垒销残,剩败芦折苧。
且莫问、初平庙貌,帝女仙踪,铁岭琴书,绣川歌舞。
但携杯酒,赤松山畔,细寻断簇呼皋复,写招魂、些付鹍弦柱。
不知天上英灵,被发骑龙,暂时下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清代诗人悼念抗清名将朱大典的悲壮之作,用战争前后的强烈对比,展现英雄的壮烈与历史的苍凉。

全词分为四个层次:
1. 战前金华的险要(开头至"古城冷云堆絮")
用"天险""闽关粤户"突出金华地理优势,但"野乌哀啼""荒凉满眼"的描写已暗示悲剧氛围,像电影开场用阴郁色调铺垫。

2. 当年激战场面("却忆前朝"至"惊鸥泣鹭")
用动态画面感极强的战争特写:铁骑如黑云压境,铠甲反射寒光,刀光惊飞水鸟。像战争片中震撼的冲锋镜头,让读者仿佛听见战马嘶鸣。

3. 朱大典壮烈殉国("淮南开府"至"百口一时焦土")
聚焦英雄末路:将军散尽家财组织孤军,月下犒赏士兵,最终城破时全家百口葬身火海。"兜鍪掷去"这个动作描写,如同英雄赴死前的最后姿态,悲壮感扑面而来。

4. 战后祭奠的苍凉("而今城下"至结尾)
用断箭残芦的废墟景象,对比昔日琴书歌舞的繁华。最后用浪漫想象收尾:诗人斟酒招魂,问英雄是否愿乘龙归来,给悲怆的基调增添一丝神话色彩。

艺术特色:
- 像蒙太奇手法切换时空,战场血腥与当前荒凉交替闪现
- 用"红珠"(炮火)、"白雨"(箭矢)等色彩词强化视觉冲击
- 结尾"被发骑龙"的奇幻想象,让英雄形象升华成神话人物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是它既写出了血肉横飞的战争残酷,又通过招魂的仪式感,让壮烈牺牲的英雄精神永远活在山水之间。就像我们今天在烈士陵园的感受:既痛惜生命的消逝,又敬畏精神的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