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郴州这座古城的风貌和人文气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人文画卷。
前两句"郴阳古名邦,四座拱山色"像用广角镜头拍摄:先点出郴州是历史名城,接着展现它被群山环抱的地理特征。"拱"字用得巧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仿佛群山像仆人一样恭敬地守护着这座城市。
后两句"秀气钟异人,阛阓俨仙宅"转入特写:说这里的灵秀之气孕育了杰出人物,连市井街巷都像神仙居所。"钟"字暗示人才辈出是天地的馈赠,"俨"字则把普通街市写得仙气飘飘。诗人没有具体描写人物或建筑,却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郴州人杰地灵的独特气质。
全诗仅20个字,却包含了地理、历史、人文三层意境,像一张浓缩的明信片。诗人用"古名邦"与"仙宅"形成古今呼应,用"山色"与"秀气"构成自然与人文的对话,让这座小城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超脱尘世的飘逸感。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以小见大"的典范。
阎孝忠
阎孝忠,字资道,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说汶阳人(《兰亭考》卷七)。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提举荆湖南路盐香茶矾事(《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二之一五)。七年,为驾部员外郎、直秘阁。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蔡州。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