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蒋丈静山蠡墅见寄

相望经年阙报书,江关复此感离居。
我贫为客交亲绝,君老辞家齿发疏。
踪迹前身三事衲,英雄晚计百金鱼。
萍流匏系俱难遣,浊酒何时过敝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老朋友蒋静山的回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感慨。

前四句写的是两人分隔两地的思念。作者说多年没给朋友回信,现在隔着江河更感到分离的孤独。自己因为贫穷在外漂泊,亲友都疏远了;而朋友年纪大了还离家在外,头发牙齿都稀疏了。这里用"齿发疏"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岁月流逝的痕迹。

中间两句用比喻手法写人生境遇。"三事衲"指和尚的袈裟,说自己的前世可能是个云游僧人;"百金鱼"指古代官员的佩饰,暗指朋友年轻时可能有过雄心壮志。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道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

最后两句是邀约。作者说我们都像浮萍和葫芦一样漂泊无依,不如找个时间带着浊酒来我家聚聚吧。"浊酒"和"敝庐"这两个朴实的用词,特别能体现老朋友之间不计较排场的真挚情谊。

整首诗就像两个老友的家常对话,没有华丽辞藻,但把中年人的漂泊感、对往事的回忆、对相聚的期盼都写得真切动人。尤其是最后邀请喝酒的提议,让整首诗在感慨中透出温暖,展现了中国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观。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