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宫廷中的矛盾心理,充满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觚棱寒日闇重闉,记隐金门几度春"写的是宫廷生活:宫殿的棱角在寒冷的日光中显得阴暗,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宫门内(金门指代皇宫)度过的几个春秋。这里用"寒日"、"闇"等词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压抑感。
后两句"却为丹砂乞句漏,似闻人诵《北山文》"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转变:他为了求仙问道(丹砂是炼丹材料,句漏山是道教圣地)而请求外放,这时候仿佛听到有人在诵读《北山移文》(南朝孔稚珪讽刺假隐士的文章)。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己仕宦生涯的反思,以及渴望真正归隐的心情。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冰冷的宫廷与自由的山林对立起来,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挣扎。最后用《北山文》的典故,既自嘲又自省,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困境。语言简洁但意蕴深厚,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既想逃离官场,又担心被人误解为假清高的复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