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亭送张尔完东归尔完从慧法师听讲弥陁疏钞初受五戒
相近不识面,相逢恰称心。
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
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
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
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
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皋亭送别朋友张尔完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真挚的友情和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很有意思:两个住得很近的人之前却不认识,偶然相识后却发现特别投缘。这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多人都有体会,就像现代人发现邻居竟是知己一样惊喜。
诗人夸赞朋友不仅文采好,更难得的是对佛法的虔诚。他们一起参加了佛教活动(莲花社),来到幽静的寺庙(祗树林)。雨后山泉飞溅、夕阳透过松林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两个知己在清幽环境中谈佛论道的场景。
最后四句是告别时的叮嘱:正聊得尽兴却要匆匆分别,诗人像老友般嘱咐对方"路上小心"。这种平淡的关怀反而最显真情,就像我们今天送朋友上车时说"到家发消息"一样自然亲切。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佛理交流写得如日常聊天般亲切,又把普通的送别场景描绘得充满禅意。最打动人心的不是那些佛教术语,而是"相逢恰称心"的缘分和"归路慎浮沉"的牵挂,这些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