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虎和姚维宁

昔有山中人,七日化为虎。
开关啖而翁,隳牢抟其妇。
六街恶少年,丛薄窥步武。
悬旌尾不掉,列炬夜瞔吐。
厌饫玄豹脂,垂涎睨麟脯。
正昼近市行,闻者皆悲苦。
安知溪峒氓,庸騃谁比数。
挟砮往从之,机祸迅罗罟。
椎鼓献公所,诸司辟衙户。
貤缗谢彼氓,若岂有职伍。
得非裴将军,狞色貌亦古。
何不排九阍,诉天请雷斧。
壮夫重时运,若但归环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荒诞又暗含讽刺的寓言故事,核心可以拆解为三层含义:

1. 人变虎的悲剧
开头用魔幻情节吸引眼球:山里人变成老虎后,竟吃掉父亲、抓伤妻子。这里"老虎"象征人性失控后的兽性——当欲望膨胀(如权力、贪婪),人可能比野兽更可怕。后续描写老虎白天招摇过市,百姓恐惧却无人制止,暗示社会对恶行的麻木。

2. 猎虎闹剧的讽刺
"恶少年"们组队猎虎,场面夸张(举火把、摇旌旗),结果老虎被轻易捕获献给官府。官府给猎户发赏钱,却无人追究老虎吃人的罪责。这里讽刺官僚体系的形式主义——解决问题只做表面功夫,不触及根源。

3. 底层命运的质问
最后八句是诗眼:诗人借"溪峒氓"(山区百姓)之口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普通人被当牲口对待?为什么不能像裴将军(唐代名将)那样直诉天庭讨公道?最终落回无奈的现实——普通人只能躲回破屋,等待虚无的"时运"。

现实映射
全诗看似写虎,实则揭露社会黑暗:权贵如猛兽横行,百姓如待宰羔羊,官僚系统装模作样。诗人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把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暴露得淋漓尽致。最后"归环堵"(躲回破屋)的结局,道尽底层人民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