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初春时节饮酒时,突然收到老友来信引发的感慨。全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逝、友情珍贵的主题。
前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开:以前和朋友们在清澈的潩水边欢聚,如今独自在浑浊的黄河边喝酒。照镜子发现白发又多了几根,但春风还和去年一样温暖。这里用"清潩"和"浊河"的对比,暗示人生境遇的变化;用新增的白发与不变的春风对照,突出岁月无情。
中间两句描绘初春景色:邙山北面的树木笼罩着暖云,巩县背阴处的田野已长出芳草。这些景物描写看似平常,其实暗含深意——暖云中的树木和背阴处的春草,就像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收到昔日战友(忠武记室)的来信,勾起无限回忆,反复读信时内心激动。这里的"记室版"就是指战友的来信,通过这个细节,把前面所有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感慨,都归结到珍贵的战友情谊上。
全诗妙在把人生感慨、季节变化、自然景物和深厚友情自然融合。语言朴实如话,但字里行间充满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很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特别是"春风似去年"这句,既写实又富有哲理,说明不管人事如何变迁,自然规律永远不变。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