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景彝咏薜荔

植物有薜荔,足物有蜥蜴。
固知不同类,亦各善缘壁。
根随枝蔓生,叶侵苔藓碧。
后凋虽可嘉,劲挺异松柏。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两种攀附生长的植物和动物作对比,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像在玩"大家来找茬":薜荔是爬墙植物,蜥蜴是爬墙动物,虽然种类不同,但都擅长攀附墙壁。这里用日常可见的景象,暗示社会上存在不同类型却都善于依附的人。

中间两句描写薜荔的生长状态:根茎像章鱼触手般四处蔓延,叶子霸道地侵占苔藓的地盘。诗人用"侵"这个字,活画出薜荔强势扩张的姿态,暗讽那些得势便猖狂的人。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薜荔冬天不凋零值得称赞,但它的"坚强"和松柏完全不同。松柏是骨子里的刚直,薜荔却是靠依附他物来显摆坚强。就像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强大,实则是狐假虎威。

全诗像一面照妖镜,通过自然现象映照人性。不用生僻字眼,就像邻居聊天般娓娓道来,却在平凡比喻中藏着警世智慧:真正的强者应当像松柏自立,而非学薜荔攀附。这种接地气的深刻,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