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其五

太古乾坤太古音,不弹今日乃公琴。病中我有痴聋耳,天下人无各自心。

轩冕云山难错料,千钧一羽果谁任。酒杯何日平湖共,舞到梧桐月影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文人形象,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联"太古乾坤太古音,不弹今日乃公琴":诗人说自己弹奏的是远古时代的琴音,而不是当下流行的曲调。这里用"太古音"象征纯净高雅的志趣,"今日琴"则代表世俗的追求,表明诗人不愿随波逐流。

颔联"病中我有痴聋耳,天下人无各自心":诗人以病中耳聋自比,暗示自己有意回避世俗喧嚣。后句感叹世人缺乏独立思想,都在盲目跟风,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失望。

颈联"轩冕云山难错料,千钧一羽果谁任":用对比手法写人生选择。"轩冕"代表功名利禄,"云山"象征隐逸生活,诗人说这两种选择都难以预料结果。后句用"千钧重担"和"一片羽毛"的对比,表达对人生责任的思考。

尾联"酒杯何日平湖共,舞到梧桐月影深":诗人期待与友人(南川)在平湖相聚,把酒言欢直至深夜。梧桐月影营造出清幽意境,展现了对远离尘嚣、与知己共享宁静时光的向往。

全诗通过琴音、病耳、云山、酒杯等意象,塑造了一个清高自守的文人形象。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在浮躁的世间保持本真不易,但依然向往与志同道合者共享精神自由的快乐。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期盼,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